随着我国对生态文明及生态文明建设的日益重视,“生态”一词开始时尚起来,变得家喻户晓。
2022.01.262021年12月26日下午,北京大学生态研究中心第三届发展战略研讨会在城市与环境学院新楼召开。方精云院士、唐艳鸿教授、顾红雅教授、吕植教授、刘鸿雁教授、沈泽昊教授、郭庆华教授等20多位研究中心老师参加了此次研讨会。会议由吕植教授主持。本次会议听取了学科建设、人才引进、野外台站等工作成绩,围绕双一流建设、学科评估、野外台站监测、学生培养、国内外交流等建设举措展开了讨论。
2021.12.30近日,教育部下发《关于印发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2021年度)名单的通知》,我中心生态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成功入选。
2021.11.24近日,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唐志尧教授课题组完成了中国陆地自然生态系统不同组分(植物叶、茎、根、凋落物、土壤)氮、磷含量和密度的高分辨率空间分布制图,并揭示了其空间分布格局,论文以“Patterns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pools in terrestrial ecosystems in China”为题发表在Earth System Science Data (ESSD)期刊(链接:https://doi.org/10.5194/essd-13-5337-2021)。
2021.11.20北大教授茶座是学生工作部主办的一项校园文化品牌活动,在这里,同学们可以和名师大家一起品茶畅谈,近距离聆听师长经历、感受学者风范、领悟人生智慧,进一步增强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体会青年成长与责任担当。
2021.11.03近日,经生态学会科普工作委员评审,河北塞罕坝人工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荣获“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科普教育基地”,并于10月25日在第二十届中国生态学大会上授牌。
2021.11.0210月9日,国家科技部办公厅发布《关于批准建设甘肃甘南草原生态系统等69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的通知》,北京大学建设的“河北塞罕坝人工林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塞罕坝人工林科学观测站”)成功入选,成为北京大学首个国家野外站,实现了零的突破,将有力支撑北大“双一流”建设和生态学学科发展。
2021.10.142021年9月26日,以北京大学为依托单位,联合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所、植物所、南京土壤所、东北地理生态所,北京林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中国林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共同承担的“典型脆弱生态修复与保护”国家重点研发专项 “陆地生态系统碳源汇监测技术及指标体系” 课题绩效评价评审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召开,主会场设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
2021.10.082021年9月28日上午,北京大学“李继侗生态论坛”第2期在城市与环境学院新楼366会议室成功举办。论坛邀请了南京大学孙书存教授,报告题目为“全球暖化影响节肢动物群落的实验生态学研究”。城市与环境学院30余名教师、博士后和研究生等参加了论坛,论坛由王少鹏研究员主持。
2021.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