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告

首页 / 新闻公告 / 中心新闻

北京大学“滇中高原生物多样性与地球关键带”自然资源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揭牌启动仪式暨学术委员会咨询会举行
时间:2024-05-30

2024年5月25日下午,北京大学“滇中高原生物多样性与地球关键带”自然资源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滇中站”)揭牌启动仪式暨学术委员会咨询会在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109会议室举行。自然资源部科技发展司副司长何凯涛,中国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指挥中心党委副书记、副主任郝爱兵,云南省地质环境监测院党委书记、院长汪朝志等共建单位领导,滇中站学术委员会主任傅伯杰院士、副主任于贵瑞院士和马克平研究员等学术委员,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张锦院士,科研部和城市与环境学院的领导和老师近30人参会。会议由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党委书记彭建主持。

会议现场

彭建简要介绍了滇中站的基本情况,强调滇中站立足地球关键带理论,从资源、环境、地理生态多学科交叉角度着力,填补了云贵高原-亚热带半湿润地区在自然资源监测方面的空白,是中国西南生态屏障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何凯涛致辞,指出北京大学与自然资源部的渊源深厚,双方在科研项目、平台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都有良好的合作传统。表示目前自然资源部野外站点丰富但科研积累相对不足,希望与北大的合作弥补短板,期待滇中站成为研究自然资源和人地关系的重要切入点。

何凯涛致辞

张锦代表北京大学向各共建单位和在地建设单位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他引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论述,指出绿色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教支撑,希望滇中站在北大学科质量年的背景下整合各方资源,深入研究人地关系,为西南边境的生态安全与国家安全提供理论支撑。

张锦致辞

滇中站共建单位和在地建设领导分别致辞。郝爱兵介绍了本单位在地质环境检测与自然资源调查领域的深厚积累与技术优势,探讨了在滇中站开展具体工作的方向;汪朝志详细介绍了云南省的地质特点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情况,提出滇中站应紧紧围绕国家重大战略,解决切实生态问题;吕晓波表示将依托保护区资源本底优势,与滇中站加强合作,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云南大学也发来贺信,彭建代为宣读,信中对滇中站揭牌仪式表示祝贺,并希望未来在科研项目上加强合作。

共建单位领导致辞,云南大学贺信由彭建代为宣读。左上:郝爱兵;右上:汪朝志;左下:吕晓波;右下:彭建

何凯涛、张锦,郝爱兵、汪朝志、吕晓波和滇中站站长沈泽昊共同为北京大学“滇中高原生物多样性与地球关键带”自然资源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揭牌,标志滇中站的正式启动。张锦为滇中站首届学术委员会主任傅伯杰院士、副主任于贵瑞院士颁发聘书。随后,与会人员合影留念。

滇中站揭牌仪式

张锦向学术委员会傅伯杰主任和于贵瑞副主任颁发聘书

与会人员合照

滇中站学术委员会咨询会议随后召开。沈泽昊从建站依据/必要性、目前研究方向与重点任务、管理运行思路、目前挑战与发展规划等方面系统介绍了滇中站的建设实施方案。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指挥中心李俊生研究员与云南省地质环境监测院黄成研究员分别基于本单位研究进展作报告。

沈泽昊介绍滇中站建设实施方案,共建单位介绍目前研究工作开展情况

滇中站学术委员会专家就台站今后建设的实施方案及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设性的评价和针对性建议,与会人员展开了热烈讨论。会议圆满结束。

专家咨询与总结讨论